太上老君孙思邈大医精诚守世健康

高明见 孙思邈,南北朝至隋唐间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于阴阳、推步(天文历法)、医药无不善。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提出“大医精诚”的思想,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其中认为大医必须具备两个品质,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认为医学是一门至关重要且微妙的学问,习 medicine 的人必须广泛学习医学源头,不懈努力,不断进取。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以同情他人的痛苦和忧愁的心态感受他们的困境,并发起慈悲为怀的大愿,要救度所有灵魂中的痛苦,而不能自我陶醉于功绩和名誉,也不能只凭自己的才能而忽视他人的需求。

以其崇高的医疗理念,被后世尊为“药王”。《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孙思邈,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便能谈论庄子、老子以及百家之说,同时对释典也有深入研究。他还喜欢研究释典。”

洛州总管独孤信一看,就赞叹道:“这孩子真是圣童啊。但是,他太聪明了,用得着这样的才干实在太难。”周宣帝时期,由于国家多事,他选择隐居在太白山中。不久后隋文帝辅政时,他被征召为国子博士,但他却借故称病拒绝赴任。他曾对亲友说:“五十年后,一位真正圣人会出现,我将帮助他们治愈人们。”到了太宗即位的时候,他又被召到京城,但因为他的容貌显得非常年轻,所以人们都感到惊讶。他被赐予爵位,但他坚决辞让。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再次被召见,并获得谏议大夫的职务,但是他依然坚持辞退。当宋徽宗时,他被敕封为“妙应真人”,并在道教中得到尊称,如“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醫大聖”、“藥王孫大真人”、“開元普度天尊”、“感應普救天尊”等。

由于《旧唐书》中关于孙思邈年龄的一个描述存在矛盾,这引发了一个关于他的年龄的一个古老谜题!根据记载,“开皇辛酉岁生”,到现在已经九十三岁了。而当地居民均称其为数百岁之辄。这段历史上的细节,让我们回顾那些过去发生的事情,它们如同眼前一样清晰可闻。此事与史实相比,可谓百岁之寿。不过尽管如此,孙思邞依然保持着听觉敏锐,没有任何衰退,而且精神饱满,看起来像个不死的智慧与博学之士。在那个时候,当魏徵等受到命令修订齐、梁、陈、三国及隋朝五代史料时,他们担心可能遗漏了一些内容,因此多次访问孙思邞,将这些信息口头传授给他们,就像是亲眼目睹一样。这表明,在公元541年的西魏,大统七年,有一个人出生了,那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人物——南北朝时代活跃的人物——公元541年的西魏时代出生的孙思邞。

据记载,在永淳元年逝世,即公元682年,其寿命达到了141岁。在其终身晚期之前,其遗嘱指示薄葬,不使用任何棺木或祭祀用的牲畜。一月之后,它们面部表情未变,只是在尸体上覆盖木材,还保持着空衣状,使得旁观者感到惊异。这证明了这个伟大的人物生活过很多个世纪,而他的智慧和力量仍然未减少。

直到宋徽宗时代,他被敕封为“妙应真人”,而在道教中,则尊奉为“九天采访三界藥王天醫大聖”、“藥王孫大真人”、“開元普度天尊”、“感應普救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