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齐时期,顾欢以其深厚的学问和对道家的崇尚而闻名。他的生卒年份并未被记录下来,但根据史料,他是吴郡盐官(今浙江海宁县西南)人,出身于农家。自幼好学,家境贫寒,没有条件就读书。他在乡中的一所学舍后墙上倾听知识,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让他在八岁时便能诵读《孝经》、《诗》、《论语》。
随着年龄的增长,顾欢更加专注于研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前往豫章雷次宗咨玄学习儒家典籍。当他的母亲去世后,由于水泪不止六七日,他决定隐居山林,从此不再仕途,而是在天台山开设了一所学堂吸引了大量学生。
齐高帝萧道成辅政期间,顾欢因其卓越的学识,被征召为扬州主簿,并被赐予中使迎接。但他拒绝了荣禄之位,说:“我志向深邃,不需要功名富贵,只要心中的道理足够。”他的著作《老氏》(即《老子道德经义疏》)和《治纲》,都得到了齐高帝的高度评价。
东归时,他又受到尊重,被赐予尘尾、素琴。永明元年(483年),他还被任命为太学博士,但仍然没有接受这个职位。据说,在晚年的生活中,顾欢“每旦出户,山鸟集其掌取食”,显示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态。他的事迹记载显示他既有儒家学习,又精通黄老术数,对阴阳书也有深入研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
然而,在历史记载中,我们更关注的是顾欢作为上清派信徒和重要传人的角色。在陶弘景等人的描述里,他们共同搜集杨羲、许谧的手写上清经典,并根据这些真迹编纂了《真迹经》,其中包括现在已佚失的大量文本。此外,还有一部名为《上清源流经日》的作品,也是由顾欢撰写的,它收藏在陈国符撰写的《道藏源流考》中。
虽然顽皮并不直接参与到对佛教进行批评或反驳,但通过撰写如《夷夏论》,表达了自己对于释、道二家的看法:认为佛教虽可化俗但只能适用于西戎,而不是华夏;同时指出佛教有些思想与中国礼教相悖,如下弃妻孥,上废宗祀等,因此认为华夏应该施行的是道教。而这也激起了一场规模较大的释、道斗争,其影响力远超当时社会界限,以至于成为后世讨论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