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前的道家人物清和宗师尹志平道法至高如天

在金庸先生参加“华山论剑”活动期间,一起发生了关于《神雕侠侣》中尹志平形象的争议,引发了一系列的误会。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尹志平又是怎样的人物呢?尹志平(1169~1251),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太和,祖籍河北沧州。生于金大定九年(1169),幼颖悟、读书日记千余言。在马钰影响下,他决定弃家入道,但遭父阻挡,最终被追回并锁闭静室。他多次逃走,最终父母才允他去修行。

初住昌邑之西庵,在金明昌二年(1191)参访栖霞的邱处机,并受其“玄妙”之法。后又学习《易》于郝大通,受箓法于王处一,从此道名四播,被尊为道家人物。继居潍州玉清观主盟齐东二十年,以至元太祖十四年成吉思汗征召邱处机时,由於尹志平為處機之上足,因此假道潍州,与刘仲禄同赴莱州昊天观见处机,对于邱处机之绝金、宋就元聘起了赞画作用。

随后,他与邱处机北上燕京,再次觐见成吉思汗。当时,全真道声名远播,其人皆以敬仰待之。当问及自己无功德,却能享此供奉时,他深感不安,便退隐龙阳观寻隐烟霞观。临到邱处机逝世遗命他嗣教,即成为全真第六代掌教宗师。

掌教后,他继续获得元统治者支持,全真派鼎盛局面得以延续。他曾迎接窝阔台皇帝南征归来,并被皇后代祀香于长春宫,还参与编纂《大元玄都宝藏》,并筹措经费。此外,他还多次巡视各地寺院和宫殿,以示关怀。此举不仅显示了他的权威,也促进了地方人民归附中央政府,使群盗改良民,而他的崇高品格和卓越贡献也使他受到当时人的广泛尊敬。

尹志平晚年的诗词歌颂甚多,有《葆光集》三卷,其中包含咏怀、遣兴、唱和等作品,以及劝戒语录,如《清和演道玄德真人》、《北游语录》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对忍让谦恭、苦己利人、行善远恶等价值观念的坚持,同时也展现出其作为一位伟大的宗师对未来一代修行者的期待。他的一生充满着勤劳诲人严律己甘居淡泊,不慕荣利,只求修身养性,这种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