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齐时期,顾欢以其深厚的学问和对道家的研究而闻名。虽然生卒年份不详,但他的字景怡,一字玄平,展现出他内心的沉稳与智慧。在那个时代,他是一位吴郡盐官(今浙江海宁县西南)人,从小便好学且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尽管家境贫寒,没有条件去上学,但他没有放弃学习的热情,而是找了一所乡间的书房,每天倚在墙壁后面默读。
八岁那年,他已经能背诵《孝经》、《诗》、《论语》,表明了他早年的学习能力和成就。当长大后,他更加专注于学习,不仅研读儒家经典,还涉猎其他领域,努力掌握各种知识。在他的母亲去世后,由于坚持水食不入口达六七日,并选择居住在墓地,这一行为显示了他对于道家的信仰之深。
随着时间的推移,顾欢隐退不仕,在天台山聚集门徒开设学校。他受过几十人师承,其中很多学生都能达到接近百人的规模。齐高帝萧道成辅政时,将其征为扬州主簿,并亲自派遣使者迎接。这一事件凸显了顾欢的地位和影响力。
之后,他被任命为太学博士,但是并未接受这一职务。他的一生中,对儒家、道家等多种哲学思想有着深刻理解,为撰写《老子义疏》(即《老子道德经义疏》)以及献上的《治纲》一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顾欢的事迹还包括“辨章治体”这一方面,其在这方面得到了齐高帝高度评价。永明元年(483),他被赐予尘尾、素琴,以示尊重。此外,史书记载顾欢晚年事黄老,对阴阳术法也有所涉猎,其许多数术多效验,被认为是重要的一代传人。
然而,在历史记载中,我们也看到顾欢晚年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他开始更多地关注黄老之道,与释教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冲突,最终成为南朝释教斗争中的一个著名人物之一。他撰写了《夷夏论》,试图辨别释教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差异,并最终得出结论:华夏只能施行道教,而佛教应该回到它本土去,这引发了一场关于宗教信仰与文化认同的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