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齐时期,顾欢以其深厚的学问和对道教的热忱,被誉为一位杰出的道教学者。他的生平详细资料并未留传,但据史书记载,他出生于吴郡盐官(今浙江海宁县西南),父亲和祖父都是务农为生的普通百姓。然而,这个家庭环境并没有阻碍顾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自幼便喜欢学习,家贫无力就学,只能在乡中有学舍的墙壁后偷听知识。
八岁那年,顾欢已经能够诵读《孝经》、《诗》、《论语》,这表明他拥有极高的文化素养。随着年龄增长,他更加专注于学习,不仅研习儒家经典,还涉猎其他领域。此外,他还曾师从雷次宗咨玄,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尽管如此,在他母亲去世后,由于长时间不吃食物而保持清洁之身六七日的事迹,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修行之深。在天台山上开设学堂聚徒授业时,有近百人前来受业。这份影响力也让齐高帝萧道成注意到他,并征召为扬州主簿,同时派遣使者迎接顾欢入宫。不过,当顾欢提出辞职,并表达了自己追求内心世界而非功名利禄的心态时,齐高帝仍然对他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敬仰,将其赐予尘尾、素琴等物品。
永明元年(483年),顾欢被任命为太学博士,但最终选择拒绝这一荣誉。他晚年的生活方式非常简朴,每天早晨出去,一直到山鸟开始飞来取食才返回。他的事迹在当时颇具传奇色彩,被认为是事黄老道、解阴阳书,为数术多效验的人物。
虽然他的名字与儒家的著作有关,如《王弼易二系注》、《尚书百问》以及《毛诗集解叙义》,但是在晚年,他更多地致力于研究黄老哲学,最终成为上清派的一个重要传人之一。他所编纂的一些作品,如《真迹经》,对于后世理解古代文献至关重要。而陶弘景根据这些材料整理出了《真诰》,这是基于顽定的基础上进行增删改写,并加以注释的一部重要文献。
此外,顾欢还是一个坚定的辩护者,对释教与道教之间存在争议进行了强烈的反驳。在撰写了著名文章《夷夏论》之后,其观点引起了广泛争议,从而参与到了南朝初期释道斗争中。但无论如何,这位智者的言论都激发人们对于不同信仰系统间差异及相互关系的问题思考,使得这个时代变得更加复杂且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