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之所以会对宗教产生信仰,是因为宗教的教理教义其实在讨论两件事,一个是我们生时该怎么样活,二是我们死后该去向哪里。简而言之,便是现世和往世的区分。人们在现世的世界中经历了种种的不如意,于是就会把目光转向于信仰,去追求这么多不如意的事情,以及如何改变当下的境况,以及对以后美好的期许。
在这个三大问题上,世界上的各大宗教都提出了自己独有的解决方案。而道教却不同于其他宗教,只言一个字,“生”。在道教的义理中认为,“生”,或者讲活着,是我们谈论一切信仰和宗教前提。这也铸就了道教中传承千年的“重生”、“贵生”、“乐生”等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一系列思想。
然而,在一些人的认知中认为,如果只是讲“生”,那么首要意义就是要把我自己的生活过好、珍爱我的生命、珍惜我的人生。这种观点固然没有错,但如果仅仅把目光放在物质生活上,那么修行意味又为何呢?
每当提起道 教,我们通常只局限于修炼成仙、长生的概念中。但实际上,这些只是修士对于生命珍视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在《三天内解经》里说:“真 道好生而恶杀。”这是因为出身入死皆有其必要性,没有必要逃避它,但真正令人警醒的是,有很多人本可以活得长久,却偏偏走向死亡之路。这才是真正令人警醒且毛发皆悚的事情。
所以,对“乐 生”的概念进行一番纠正是必要的。“乐”,不是从生命找到欢乐,而应该始终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所有挑战,而不是建立在其他生命漠视上的享受。万物都是由道生成,并且所具有 的命运是不分高低贵贱差别的大同无碍,因此我们的心理感知并非取决于外界环境,而应是一种内心状态。当能以慈悲心态看待众生的时候,那才是一个真正的人类形象。
因此,当我们能够像圣人一样,将他人的喜怒哀乐置于己身之上,这便彰显了人类最宝贵的情感共鸣——怜悯与慈悲。当能够如此做到时,我们便能看到这轮回永恒的大宇宙,从而达到一种超越欲望、私利的小小自我,让个体成为整个社会情感联系网络的一部分,从而实现更大的团结与理解,即使是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也不失为智慧选择。此乃古老但仍旧充满力量的话语,一直激励着无数寻找灵魂安宁者走过漫长旅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倾听那些深藏在尘世间隙里的呼唤,同时学会释放那些束缚我们的恐惧,以此来寻找那片属于人类精神领域的地盘,这也正是我所追求的一个目的,也是我希望分享给你的信息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