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道教史略自然中的无为与常作天然道观探究

在温州,道教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东瓯王驺摇时期,他对神道信仰有着极高的尊崇。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州道教不仅传播范围广泛,而且在三国东吴时代,即使经历了多次兴废交替,它依然焕发了新的生机。

到了清末至民国初年,温州市区共有道观达85座,而永嘉、乐清、瑞安等地也有相应数量的道观分布。在公元2000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848座。这种发展可见其深厚根基和广泛影响。

著名的东晋时期 道士葛洪曾来到永嘉东蒙山及平阳昆阳东山炼丹,并且孙恩这个“五斗米”派的人物也一度影响了温州地区,让更多人加入义军,促进了当地道教文化的繁荣。

南朝时期,有著名道士陶洪景,他先后居住于永嘉大箬岩、青嶂山以及瑞安陶山,在此处编撰《真诰》和《本草经集注》七卷,并且帮助百姓治病采药。此外唐宋两代间,由于宫洞众多,名流辈出,使得“洞天福地”的概念更加具体化,其中包括位于温州的大量所谓之“福地”。

至元朝,当时南北天师派与上清灵宝等派逐渐融合,最终形成以符箓为主导的一种正一派。在这期间,温州地区出现了一系列不同的宗派,如茅盈之清微派许逊真君之净明派张天师之龙虎山派玄武及神宵三奶等各具特色的宗门。

元朝以前,还存在金丹紫阳两大支系;而到了元朝时,这两个支系分别被称为全真南宗和北宗。龙门派则是在元延祐年间从黄岩委羽山传入,以后的明清年代里,其势力愈发壮大。最终在明清时代中晚期,全真与正一两大主要分支确立,其中全真的创始人是王重阳,他提倡的是识心见性,不需要符箓,不事烧炼,只需修身养性即可达到内心觉悟。而正一则更侧重于符箓斋醮,对于祈雨驱鬼、保佑生子女以及度亡灵具有重要作用。

至今,一些著名的古老宫洞仍旧保存着它那独有的魅力,如紫霄观玉清观、大箬岩、三圣岛(含胡公庙)、乌牛簒(又称天然仙境)等。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宝库。而一些如纯仙庙杨八洞(盖竹),北斗洞等地方,则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建筑风格成为了人们游览胜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