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道教史略追寻心灵之路成为一名道士的征程

温州道教源远流长,自东汉初期东瓯王驺摇开始酷信神道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三国时期的永嘉大箬岩劈石室,清末至民国时期,每个县区都设有多座道观。公元2000年,温州各地共有848座。

在南朝时期,著名道士葛洪曾到永嘉和平阳炼丹;孙恩领导“五斗米道”,其影响波及温州,并推动了当地道教的发展。在唐、宋时期,温州 道教非常兴盛,有众多宫洞和道观,以及许多知名的 道士。

元朝后来,大量南北天师派与上清、灵宝等派逐渐合流,最终归并为正一派。此后,在温州出现了茅盈之清微派、许逊真君之净明派等多个支派。

从元朝以前到明、清时代,一直存在着金丹派和紫阳派两大分支。到了明代,由黄岩委羽山传入龙门派,此后在明、清期间,该地区的宫洞主要属于正一学统下的大致是全真学统下的紫阳或龙门二宗。而全真学则以王重阳为创始人,其主张“识心见性”,不信符箓,不事烧炼,而提倡内修外养,是一种比较独立于世而生活的人群。

全真学被称作南宗,与北宗相对应的是正一学,也称为南北天师学,以张陵为始祖,对符箓斋醮有一定的看法,但也承认其重要性。这两种方式融合了不同方面的心理修养和外部仪式,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古老的地方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仍然让人难以忘怀,如玉虚观中的五洞十石奇景,或是仙姑洞中朱媛修行的情形,都成为了人们向往的一种精神寄托。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对于如何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道士,都充满了无限遐想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