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事末,則其产约,其产约則輕流徙者,輕流徙則國時有灾,都生遠志,无復居心。舍本事末,人則好智,好智多诈,以是為非,以非為是。古聖王之所以理人者,用農力為先。農力非徒農力也,而又非徒坠利也。大夫士勸尊坜產,不令婦女嫁出,以助於農業。
古來治天下至孅悉故,有積穀足恃。今背原基而趨末食者眾,是天下大敗;淫侈日長,是天下大賊。賊公行莫止,大命將泛莫救。此生之甚少,而靡之甚多焉。
汉朝四十餘年間,一直努力儲備,但仍舊可悲哀!失時無雨民盡狼籍;歲荒無入請賣爵子,此事耳聞已久。在危難的邊境若此安然,不驚?世上的饑渴、旱涝乃天意所致,即使災難降臨,只要三千里外的旱國,我們怎麼能相互憐憫?突然間邊境有急需數千百萬軍隊國家如何應對?
兵荒相迫,全國陷入困頓,有勇猛的人聚集自衛抵抗;疲惫老弱易被打倒。我們君上震驚而圖謀之,因積穀實在關乎國家命運。如果粮食豐富財源充裕,又何必勤勞呢?攻取敵方以取勝守護疆界以固守戰鬥中獲勝,這些策略都會有效果!現在我們殴打百姓使他們回到田野工作,這些都是根植於根本;讓全世界的人各吃各的努力,不需要閒蕩游蕩轉而依靠南畝生活,就能有充足的積蓄,使人民快樂地生活著。
這樣可以做到富強安邦,但我們卻只做了這點小事,把廪廪窃作陛下的珍貴物品。而民眾是君主的根本,農業是國家的根本,積蓄農業就是根本立身造福,因此至善至美、至善蓄德、備而無患、家中有糧、心中不慌,用糧食作為生命的重點,便可避免国家危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