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向孔子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道:“道和孝之间相去有多远?”孔子回答说:“道是自然的妙用,而孝则是人道的至德。它能够包容天地,生育万物,塑造形体,培养本性,其功效深远而不自命为主宰,不显露于外,不求名利,无为而成大业,只在于内心诚实。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而将这大道应用于人类,就称之为孝。孝是一种对父母尽忠尽职的行为,它要求我们尊敬顺从父母的心意,让他们感到安慰无微不至,一言一行、一念一动都不能忘记父母。”
孔子继续解释说:“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是礼乐。礼乐都是为了修养人的内心和外表,它们相辅相成,使人德高望重、文明礼貌。如果作为臣下,我愿意牺牲自己的身家,为君王带来好处,那么何况能以此利己利人呢?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忠良正直的人作为师傅,让他们教导我们关于君臣长幼之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