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庄子·马蹄》:寻找自然本性与仁义的平衡
在《道德经全文免费阅读》中,我们是否能真正复归自然本性,抛弃那些束缚我们心灵的仁义枷锁?——读《庄子·马蹄》
张永祥
《马蹄》开篇即言马之本性:食草饮水,奔腾欢悦,活得悠然自得,颇具风骨。伯乐一来,从此汩没性灵。庄子用一连串惊心动魄的动词,为我们刻画了一幅幅真实到近乎残酷的伯乐治马画面:“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 之、高辂,以橛饰为患,而后有鞭荚威而前,有策于行者,而后有引于驾者。而 马其死者已过半矣。”馬兒身上遍是傷痕,死者過半,只能在鞭子的下和車套中苟延残喘度過丧失尊严的余生。而这一切,只為了伯樂的一句「我善治馬」!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類何曾考慮過馬兒的喜怒哀樂,更何曾考慮過它們與我們共存一隅所承受的情況有多麼不堪?
人作為萬物靈長常以萬物為我而生,我們常將萬物看作工具或奴隸來使用。但即使善於識馬的人也無法適應這匹天生的靈魂,而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它,以「善治」的名義讓它屈服於自己的要求,用暴力驯服並殺害這匹僅剩十一二分之一生命的大動物,這種行為又怎麼不是極端?
在这里,“善治”并非出于对动物“天性的尊重”,而是一种对“万物”的利用与控制。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想要获得某种能力,你必须牺牲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如果没有这种牺牲,就无法实现目标。
这样的观点,不仅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其他动物。无论是通过强迫还是教育,无论是通过奖励还是惩罚,都可以改变一个生物行为,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变化都是正面的,也并不代表它们符合这个生物原本应该有的状态。
因此,在我们的社会里,当我们谈论“进步”时,我们真的考虑过了吗?我们真的思考过,这样的“进步”是否值得支付掉那些个体自由和幸福所必需付出的代价?
当一个民族因为追求繁荣富强而放弃了他们最基本的人权,那么他们得到的是什么呢?他们得到的是一种假象上的力量,是一种外表光鲜亮丽但内涵空洞的地位,是一种让自己被他人所依赖和操控的地位。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每个人都拥有独立价值,每个人都应享有自由生活,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如何不同呢?
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只存在于历史上,它们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发展。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它们决定了我们成为谁,以及未来将是什么样子。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回应呢?答案可能隐藏在古老文化中,其中蕴藏着智慧,让人类从过去向未来迈进。在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思想中,他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个深刻见解。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一部分,并且应当保持这种联系中的自然状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理念似乎已经被遗忘,被现代化和工业化带来的速度换取。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增长,无视环境破坏,对待动物冷漠无情,对待同类竞争激烈,他们甚至忽略了最基本的人权,即健康安全与幸福感。
那么,要恢复那种原始纯净的心态,又该怎么办呢?要不要像那匹野地里的骏马一样,与世隔绝,不受任何束缚地奔跑着,却又不能逃避现实社会给予你的压力?
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没有简单答案。但至少,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尝试重新审视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将关注点从功利主义转移到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上来。这意味着更多地去理解彼此,更少地去评判对方,同时更加珍惜地球上的每一片绿洲,每一个呼吸息息相关的声音,以及每一次温暖阳光照耀下的瞬间美好。
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逐渐走向那个既不完全依赖科技也不完全依靠直觉的地方,那里有更多空间让想象飞翔,让爱流淌,让生命展开,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此时,此处,你会发现那个永远未知却总是在召唤你的故乡——地球母亲,她期待着你回归到她的怀抱,用你的方式去守护她,把握住这份属于所有生命共同体的情感连接,为她创造出新的希望、新的事业、新的人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