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庄子·庚桑楚》的故事为背景,探讨了“无用之用”这一深奥的哲学概念。通过对庚桑楚和南荣趎之间的对话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老子的智慧和化导方法,以及他如何引导追求者超越自己的局限,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解。
文章首先介绍了庚桑楚这个角色,他被誉为圣人,但他自己却认为真正的境界应该是像大道一样,无为而无不为。这种思想与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人们为了私利争斗,不惜牺牲他人,这种现象正如庄子的预言所示,即便是在千年之后,也会有人因为私利而相食。
接着,作者讨论了尧、舜时期的人类历史,他们以善良和智慧作为标准来选择贤才,但最终导致民间出现了相互伤害和欺诈。这一过程正是人类对于私利的执着导致的大乱根源。从尧、舜到后来的封建社会,再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形式,但私利驱动下的争斗却是一直存在且不断发展。
最后,作者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将历史上的“仁义道德”字眼揭开看出其中蕴含的人吃人的实质,并指出了这样的现象与古代至今一直没有改变的事实。在这样一个充满欲望和竞争的地方,大道绝圣弃智,让我们回到自然状态,无为而治,这样的理想似乎很遥远。但正如庄子所说,只要能超脱私欲,就能够实现这一理想,从而达到真正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