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看来,士君子应以富贵为标志,而道家则有所不同。庄子拒绝楚王的礼聘,以“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表明了他对物质享受的淡泊之心。这种态度正是道家的风范。
魏晋时期,士人们空谈老庄,追求名士风度,但他们多数不能真正脱离尘世,只能在酒乡避难。其中,“竹林七贤”更是官途上游荡,不负责任,对国家大事视若无睹。
王戎虽然位高权重,但却被认为性简易,不治仪望,他把政务委托给僚属自己轻身外出游逛。史载他“性好利”,聚敛财产至京城富甲。他不仅吝啬,而且贪婪到极点,有人称他为“膏肓之疾”。
然而,在那个奢侈浮华的时代,即使最清廉的人也难免俗化。而《世说新语》中的两个故事,则展示了那些真正保持清廉的人,比如周镇和韩豫章,他们的行为令人敬仰。
魏晋士人迷失本心,他们一方面放纵欲望,一方面追求品评和富贵,这样的生活只能带来矛盾和痛苦,却无法真正超脱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