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的廉洁境界魏晋士人品格之光

在儒家看来,士君子应以富贵为标志,而道家则有所不同。庄子拒绝楚王的礼聘,以“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表达了他对物质享受的淡泊之心。这种态度体现了道家的简朴生活方式。

魏晋时期,士人追求老庄思想,空谈名士风度,但他们无法改变五胡乱华或阻止宗室争斗,只能放浪形骸避难。在官场上,“竹林七贤”中的王戎位列三公,却因严重渎职被清议所鄙。他性格简要,不治仪望,但又好利、吝啬,经常与夫人计算财产。他的侄子婚事,他只送一件单衣,这些行为让人认为他是贪吝之至。

然而,也有人认为王戎避祸于乱世,是一种自晦之举。东晋人戴逵评价说:“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尽管如此,他那个时代的士人们很难保持清廉,因为名士风度需要奢侈的生活和昂贵的药材。

即使混浊世界也有不染污的人,《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周镇和韩豫章等人的故事,他们都坚守着自己的清廉原则。周镇虽身处小破船却遭遇暴雨,却依然被推举;韩豫章虽然面对大量绢匹也坚决不接受,最终只能分给自己女儿穿裤子用。这样的故事让人心酸却更令人敬仰。

魏晋士人们在酒和药下迷失本心,一方面放纵自身想超凡脱俗,一方面忙求品评汲汲于富贵,这样的矛盾痛苦永远无法真正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