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探究:道之奥秘与无为的本真
在《道德经》的篇章中,关于“道”的讨论始终充满了神秘和抽象。它似乎是一种对天地万物规律性的概括,是一种超越表象、深邃内涵的概念。韩非子在解读“道”时,将其定义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这意味着“道”是万有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规范一切事物规律和秩序的法则。
然而,即便是韩非子这样的伟大思想家,对于“道”的理解依旧带有不清晰、不可名状的一面。这使得后来的学者们在学习和探索中,都感受到了对“道”的难以捉摸。在现代社会,这种探讨甚至演化成了一场关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大辩论,而各自提出的解释纷繁复杂。
我们说,“道”既不是心,也不是物,但又不离心、也不离物。这意味着,“道”作为万有母体,不可用心或物来限定其本质。如果将其限定为心,就无法解释自然界的事实;如果限定为物,则无法解释精神现象。此外,我们还要避免两个错误:一是认为从无而生有的错误观念;二是认为由心而生成一切事物的误区。这些认知上的分别,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与真理相去甚远。
《 道德经》中的言语,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被误会为从无到有的过程,但这里说的“无”,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空虚,而是一种不能被察觉、不可见性。而这个所谓的“有”,同样只不过是人们根据经验的心态所建构出的现象。因此,无中生有的说法,并不符合《 道德经》的原意,它是一种错解,是基于分别心把隐显二相混淆起来,用来说明事务规律性的方式。
实际上,在佛教哲学中,有类似的概念,如:“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但这种说法并不等同于人文哲学中的唯 心主义,它指的是世间所有现象都离不开众生的造作,以及由此产生的心识作用。但这种思考方式更偏向于意识形态方面,并没有触及到世界本质的问题,因为它们都是建立在有限的人类认知能力基础上的推测。
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这样诠释和理解" 道 ":
体:即能生养万有的源头,一切皆源于此。
则:即宇宙运行的一般规律。
用:通过体及则共同作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各种现象。
德:因为体冲虚而广且深远,以用流长不断,所以称为" 道 " 的美妙境界。
通过这样的定义,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那些如"形而上或形而下的问题。当我们将这一切归纳到一个整体——即宇宙——时,便发现这一切都由一个统一的原理(" 道 ")驱动,因此不存在明确划分之间存在差别的地方。这就像水虽然看似具有不同层次(波浪、小溪、大河),却都是水,没有明确边界,使得任何试图将其分割成为不同部分的努力都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