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探究:道的奥秘与无为之理
一、道的本质——无为方能无不为
在《道德经》的篇章中,道并未被定义,但其存在如同天地万物之所以而有规律。韩非子解释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 道既是万有产生和维持的根本,也是法则和规律的源泉。
二、对道的多元理解
从古至今,对于“何为道”的探讨充满了争论。学者们试图以心或物来界定它,却发现这样的认知总是有限且表面化。现代人更是在讨论是否唯心还是唯物,而这些解释各执一词。
三、超越概念性误区
我们须意识到,将“无”视作事物开始,“有”视作事物终结,是一种误解。这里的“无”,实际上是指不可见不可知,而不是真实不存在。“有”也是经验的心态把可见可知的事象称作存在。如果将能生育万有的 道看作隐形,那么显现出来的事象便可以说是 道作用和演变。
四、避免分别心陷阱
人们错误地认为“无中生有”或“有无相生”,这是由于分别心把 Dao 的体与用中的显隐两相混淆,并坚持成为了“有、无”。这种坚持背离了《道德经》的本意,我们应认识到这些观点只不过反映了人类识知能力有限,对现象浅层次认知远离真理。
五、新定义:Dao 的四个方面
Dao 体 —— 万有的母亲,即能养育万有的母体。这位母体无法被知道,被看见,被言语描述,是人的眼睛识别范围以外。
Dao 则 —— 万有的秉乘规律性,即一切事物变化、存亡、运动等法则。
Dao 用 —— 基于Dao 体和Dao 则,用这两个作为基础来孕育出天地万有的所有现象,可以称做 “Dao 的作用”
Dao 德 —— 由於.Dao 体广泛而深远含藏,又堪任大限;由此用力流长不断,无尽止息,这种即孕育一切却又不显形象,不可名状的一种本质就是.Dao 德
六、新理解:形而上下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分析关于所谓 “形而上或形而下的问题”。因为自然依赖于法则,所以自然的一切都属于.Dao 用。在这个意义上,Dao 与世界没有分开过。DAO 即世界,世界即DAO,没有二者的区别,也就不会出现若是一个独立自主实体(形而上)若是一个具体实在(形而下)的差异。而形式上的显示就是 DAO 功能,没有形式上的显示就是 DAO 本身,与人的浅薄认知能力相比,只能够表现出显与隐之间不同。但对于那些能够主观分辨的事务,在我们的感觉中存在着固定的执着——非要是那么回事,就是那样的回事;非要不是,那样的事情就不存在。而这种分辨并不足以反映事物真正内在面的一个侧面,因此建立起来关于 “是否存在或者是否不存在”的认识是不够说的,而且与 《道德经》 本原意相悖。
七、“高山大河皆自生兮,无待他力!”
学习 《道德经》,追寻 DAO 之迹,如果不能离开这些迷雾,就很难达到理解真谛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