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开幕 1980年的沈阳,有史以来中国书法界的第一次盛会在此举行。 与全国书法篆刻展览的规模、活动方式以及波及面相比,千余年前的王羲之兰亭雅集实在算不了什么。尽管我们仍在发思古之幽情,或许还曾拿沈阳的全国大展与兰亭作过比附,但兰亭毕竟是兰亭,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的雅集唱酬与当代书法大展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强有力的书法旋风在放任自流地掠过每一个地域之后,最终把聚焦点集中到沈阳这座古城。在书法界苏醒后不久,各地书法活动的此起彼伏不仓从正面提示出中国书法将有光明未来的前景,但同时又从反面显露出某些不能尽如人意之处。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高速发展的客观条件的诱导;随着书法步入现代社会后所表现出的步履跳珊的遗憾;也随着人们对书法自身越来越强烈的完善要求,一人、一地的书法活动显然不再具有如此迷人的魅力了。突破时空限制、试图拓展书法生存的更大空间,能集中全国书法粹英于一堂,便成了八十年代第一春书法界的共同心愿。经过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几经波折,终于在沈阳开幕。 全国首届书展的开幕,并非是书法界的一个偶然现象。首先,从众多的各省作品汇集中,我们看到了书法界力量的大汇总这一事实。过去那种散兵游勇式的各自为战,终于为一种新的团体形式所取代,而从展出的数百件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各省书法实力强弱优劣的分布。不但如此,在展览中我们还能大致捉摸出各地区不同的书法风格流派的分布情形。在此之前,逸论一些老辈宗师对此是不甚了了,就是一些专门的研究者,也只能据个别耳窝目见而得出一个含糊的印象,无法作出真正有根有据的判断。其理由很简单,我们只能看到几位大师们的作品而无法对全国书坛的大部分书风作一宏观的鸟瞰,作品既见不到,判断从何而来? 组织起来的好处是书法界从此有了个迥然不同以往的“全方位”审视角度,但另一个方面,从全国第一届书法展的展出作品看,我们又应该承认它是当时的高水平。各省作品都经过反复评选.斟酌再三,虽然在送展时难免有所遗漏,而且集中到沈阳后,由于评选人员的偏咭而被剥夺展出权利的情况也有一些,但就总体而言,展览仍然体现出一定的创作高度,具有相当明显的代表性,反映了当时书法所能达到的程度。因此,说此次展览是全国书法界力量的大检阅、大显示是并不为过的,无论规模还是气魄,在书法史上都是破天荒的。 展览的另一个意义还在于活动方式。由辽宁一省书法协会出面筹办主持这样全国性的大展,在现在看当然并不算太稀罕,但在八年前却是个了不起的壮举。来源 。评选、展出、装裱、组织、场地、经费等一系列工作,并不是个别单纯的书法家所能承担的。辽宁省书协的筹办成功,无异为全国书法界树立了一个榜样,不但展览本身的成果,就是它成形的过程,也都值得各省书法组织效尤。事实证明,其后的各次全国性书法活动,很少有不参照辽宁经验的,书法活动方式的现代化向“书生”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当代书法家们则以积极姿态迎接了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