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摇篮中的燕翼围,仿佛是对中国十大特色民居的致敬。站在虎形门罩的大门前,我仰头望去,眼前的景象如同一幅油画般生动:斑驳的麻条石、灰褐的三合土、错落的青砖和嶙峋的牙子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面坚固而又美丽的大蓝布。
燕翼围,不仅令人惊叹于其高度,更让人折服于其厚度与深度。它承载着370多年的风雨历史和完备的防御体系,如同一个守护者静静地守候着这片土地。
这一切,都源自明末清初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在那个充满挑战和危机的时候,赖福之结合早些年避难经历,用毕生的精力和财富建造了这座“固若金汤”的围屋,以确保儿孙安定。
从工程浩繁到耗资巨大,从3代人的努力到27年的时间,这座围屋背后隐藏着无数故事,无声地诉说着它深厚的人文历史。赖福之取名为“燕翼围”,不仅寄托了他保护子孙后的愿望,也体现了他作为族长对家族未来的一份责任感。
现在,当我走进这个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地方,我发现这里不仅是一处建筑,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安稳与自由生活方式的心灵寄托。在这里,每一块麻条石,每一道墙缝,都讲述着客家人的智慧与勇气,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美好梦想的一次次尝试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