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个词,早已成为我们习惯的口头禅,当别人交代我们某些事时,我们会习惯的说“知道了”。“知道”对于现代人而言,属于一个应答词,意同“明白了,好的,懂了”。
要是在古代别人问我们一件事,我们回答“知道了,”这就是一句大话。“知道”是什么意思呢?可以一分为二理解,“知”意味着了解,通晓,“道”则代表着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管子.戒》中解释道:“闻一事以贯万物,谓之知道。”意思是:听说一件事,就能了解所有相关事情的因果联系,这是通晓大道的智慧。
《孙膑兵法,八阵》中也做了解释:“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在古人看来“道” 是广大无边的,包罗万象的,只有具备大智慧的人才能掌握“道”的规律。
尽管“道”看不见,摸不着,但“道”不远众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正确的学习有所获得。有些人会想着学习“道”,是不是意味着要像道士一样守清规戒律呢?
我们学习孔孟之道,是不是都能成为圣人呢?事实上肯定不能,但我们依旧在学习,学习是为了有所增益,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是收获;我们喜欢佛学禅机,是不是都要成为六根清净的出家人呢?其实也不是,我们同样是期望借助佛学的智慧,豁达自己的心灵,让自己能得到启发。
中国有句话叫“尊师重道”,意思是尊重解惑授业之人,重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道”通常指两个范畴,一个范畴为以“道”为核心的宗教信仰;另一个是“道”为核心的道家文化。
“道”从来不属于某一个人,自然不属于某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教派。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了“道”,他只是作为老师的身份留下了自己对“道”的见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他的学生。
我们没必要学习“道”,就联想到太上老君,道教诸位神仙;也没必要学习“佛学”,就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如来佛祖和西方诸佛。我们需要尊敬老师,却不用把学习非朝某个宗教信仰上联系。
“经书”是前人留下的经验和智慧,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他们遗留的经验和智慧,按照每位老师正确的引导提升自己。“道”家文化博大精深不假,但不必要蒙上太多神秘色彩,这样反而不利于学习。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某位大师,言说自己七岁学道,19岁时从墙头掉了下来,然后,就得“道”了,有了通晓过去和未来的神通。这就是对初学“道”者的误导,很显然从墙上掉下来跟“道”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如果摔一跤就能得“道”,估计每个学“道”者都争先恐后摔跤去了。
“学有先后,达者为先”,学“道”跟普通学习一样,老师讲的内容没有差别,学生却有愚智之分,聪明的学生可能学习晚,却能提前悟道入门,不算聪明的学生学习早,可能会晚些悟道入门。
比如,六祖慧能禅师,大字不认识几个,学习没有同门的“神秀”禅师早,慧能禅师却早一步入门,这就是人的差别。但不管如何,学习这件事少不了,慧能禅师也是听了《金刚经》后有所感悟,再加上平时的研习思考,不是凭白无故就悟道的。
佛也是一个世界,有一扇看不见,摸不到的大门,推开这扇门,才能让学习更进一步。学佛讲究个“明心见性”,这是入门的关键,假如不能“明心见性”,即便读破万卷佛经,苦学一辈子,也只是个普通僧人。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呢?即心即佛,心的感悟对学佛至关重要。我们大多人都熟悉六祖慧能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神秀禅师也做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弘忍禅师看了两个人的偈子后,对神秀说你到门口了,却还没有入门,最后将衣钵传给了入门的慧能禅师。这两首偈子的差别在哪里呢?神秀禅师的感悟还处于一念善一念恶的境界,他的理解在于守住正念,善念,这样恶念和妄想就不会侵扰自心;慧能禅师已经领悟到了即心即佛的境界,心原本就有佛性,无善也无恶,至纯至善,哪里需要时刻谨守正念,善念呢?
假如将这两种境界用到日常生活中,神秀禅师所讲的境界有善有恶,一个人需要时刻警戒才能不受,不为非作恶,一旦守不住心里的正念善念,就会堕入恶道;慧能禅师讲的境界是至真至纯的赤子之心,不需要刻意守住正念和善念,也能时时,事事行正念,行善事。
学“道”大致也是如此,学“道”需要明理见性,为什么说“道”不远众人?因为我们日常都在讲道理,听道理,这千千万万的理不就是从道中来吗?
道理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用道理劝说别人,是希望别人明白是非,豁然开悟,我们学习道理同样是为了辨别是非,让心不被蒙蔽堵塞,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在学“道”了。
“明理见性”自然要从道中的理开始,比如,《道德经》讲道:“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如果我们学习“道”自以为感觉越来光明聪慧,越来越精进,越来越平坦,说明我们违背了“大道”的规律。真正感悟“大道”的人,看起来好像愚笨木讷,这就是老子讲的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自见者不明的道理;真正在大道中进取的人,懂得退让,这就是老子讲的上善若水,水利于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普通人都想居于高位,占居上风,比别人得到的更多,水却甘心处于别人都不愿意处的低洼,所以,才有了海纳百川,成就了水中王者,接近于道;真正平坦的大道,在于不足和缺憾。老子讲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道”在于不争,不明,不满,不锐,不进,在于损之又损,直到返璞归真,回到恍兮惚兮,杳杳冥冥的原本面目,才算接近了“道”的本质。如果学“道”不从明理开始,一心求进,总想以自己的聪明了解“道”的奥妙,这样就会满而溢,刚而强,进而不退,距离真正的“大道”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