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乐之邦,礼乐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古代各种重要的祭仪中,音乐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礼记·乐记》中有言“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古时的仪礼活动常常是为了庆祝重大节日或为重要的事件向天祈福,音乐作为这些活动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传达了古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文化精神,从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道教音乐简称为道乐,是道教表达其宗教信仰、宣扬教理教义的一种艺术手段,也是修道者修身养性的核心行为方式。在斋醮、宣道布道等活动中以及自我修养时,都不能缺少道乐。其中,斋醮音乐又被称作“法场音乐”,集中体现了道教音乐的精神特质,因此民间也有认为 道教音乐就是斋醮音乐说的说法。
随着时间流转,我国历经多个朝代,每一时代都对道乐进行了新的诠释和发展。唐朝是道乐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当时不仅玄宗皇帝亲笔作曲,还有一批文人雅士留下了一系列著名的歌曲,如司马承祯、李会元所创作的《玄真大罗天曲》和《上圣紫清曲》,以及贺知章所作的《紫清上圣曲》等。此外宋代和明代也是门庭若市对于探索和推广这门艺术的手段。
在漫长而复杂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那份精粹。我国传统文化孕育出土生土长于此地的大宗教——佛家,而佛家之音亦同样源于此地,以歌舞迎接神灵,以此求得神灵保佑,那些巫风巫舞盛行也深刻影响了早期文献记载中的“华夏颂”、“步虚声”等腔调韵律。
北魏明帝神瑞二年,有太上老君乘云驾龙亲临嵩山授予寇谦之“天师之位”,并赐予他《云中音诵新科经戒》20卷。这部书籍奠定了一套完整系统化的声音体系,这便是我国最早正式书面经韵音谱。陆修静通过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醮仪范,为后来的真正形成奠定基础。而唐朝兴起后的文人雅士们更是将这一艺术形式推向高潮,他们以诗词赞美这种超越世俗凡人的境界,使得它成为一种追求无为与逍遥的人生态度深深影响其品格的声音表现。
在实践层面,无论是在斋醮仪式还是个人修炼过程中,都将吟唱、禹步、奏乐相结合,将庄严象形合一,让心无杂念,只专注于敬意前来。当这些声音响起,它们不只是简单的声音,而是一种能够触动心灵的情感交流,一种能够通到宇宙间万物之间沟通的情感语言,是一种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情感共鸣,是一种让人感到内心平静,与宇宙保持一致的情绪状态。
这正如庄子的描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是形容仙人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是讲述如何通过声音达到这种境界。这就是中国独有的仙态声音,这就是那份难以言喻但又能让人心动情牵的地方,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满,更接近自然更贴近宇宙,让每一个呼吸都是对生命本真的赞美,每一次回响都是对存在本质的思考,每一次旋律都是连接世界各个角落的心跳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