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常真人宣讲道家德性与特点赋予物品以内在价值

李志常,字浩然,元初著名全真道士,以德行闻于世。其先居洺州人,后徙居开州观城。李志常自幼孤立,无父母抚养,但他并未被伯父安排的婚姻生活所束缚,他选择了独自一人在云水之间漫游。最初,他隐居东莱之牢山,然后转往天柱山的仙人宫。在仙人宫中,他遇到了邱处机,并被邱处机收为徒弟。

元太祖十三年,李志常随着邱处机前往西域,在那里他得到了“真常子”的称号。次年,当邱处机返回时,李志常又跟随他回到燕京长春宫。在长春宫中,李志常参与了对太子进行儒学教育的工作。他向太子教授《易》、《诗》、《书》、《道德经》以及《孝经》,并且深入地阐述这些经典中的大义,这些行为赢得了太宗的赞赏。

然而不久之后,由于一些诬告和误会,全真教遭到迫害。尹志平因而被捕,而李志常为了替代尹志平承担责任,被捕入狱。但是由于他的高洁节操,最终免除了扭械和锁链,让他只需监禁。

在宪宗时期(1251-1294),虽然蒙古贵族统治着中国,但是汉族士人们仍然很少能够进入他们圈子里。不过由于太宗认识到儒学对治理国家至关重要,因此命 李志常创建国子学来教育蒙古贵族和其他官员的孩子们。这座学校设在长春宫内,并且由冯志亨负责管理。当时京城非常破败,所以学校就在那里的废墟上建立起来。

此外,还有一些碑文记录了这个事件,其中包括《宣谕夺罗等圣旨碑》和《通谕夏学子弟员等圣旨碑》,这些碑文列出了来自蒙古和汉人的学生,以及监督他们学习的人物名单,如杨维中、孔八合识(即师傅)等。而这也说明了一点,即尽管蒙古贵族控制着整个国家,他们仍然需要学习汉法才能有效地治理汉地。而全真道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它成为了许多蒙古贵族学习“汉法”的老师之一。

通过这样的努力,全真道获得了皇室的大力支持,这极大促进了它的地位发展。此外,全真道还获得了一系列尊荣,比如元太宗十年封为“玄门正派嗣法演教真 常”,四月赴阙奏请扩建灵虚观,并得到批准;海迷失二年加封为大师;宪宗元年受命遍祭岳渎;三年受命作金箓大斋;五年多次召见,与皇帝讨论治国保民之术。

在掌教期间,全真道吸引了一些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因为金朝灭亡而变得无家可归,或沦落为低贱者,或饥寒交加在街头。李 志常则接纳他们,将他们招待进斋堂,每天喂养几十人,有时候连那些厌烦的人也不恤。这一举动深受士人们喜爱,有人甚至因此改信佛教或 道教。此举使得全真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其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宗派之一。但是在晚年的某个时间,由于与佛教之间矛盾激化,全真的鼎盛局面结束,而且遭遇严重打击直至最后失败,其鼎盛局面从此结束;而最终,在感到屈辱与愤懑的情绪下,于次年六月将事务交给张 志敬后去世。他的遗产终于被追赠为“上德宣教”这一最高荣誉。而至大三年,又增加了一项更高级别的荣誉——“妙应显文弘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