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固有宗教。道教尊黄帝为始祖,尊老子(即太上老君)为教祖,奉老子 相拮(节)抗之大道派。元室对全真道至为尊崇,全真五祖七真皆被封赠为帝君、真君,掌教及高道得真人号者颇众。河北三大新道派中,唯全真一派在元以后仍传继不绝,成为炼养派道教之代表。
全真道主张儒、释、道三教同源、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它以王重阳《立教十五论》为行为规范,注重清修,不事烧炼与符簶,不食荤腥,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兼有儒之谦逊、墨之坚苦,静修以明心见性则与佛教禅宗相仿。全真派道教的这种态度,也许正是终南山佛道并存,经久不衰、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
王重阳创建的全真道对中国道教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汉以还,中国道教走了1400余年的弯路,全真道性命双修的主旨及内丹修养的方法,终结了外丹道炼服金丹以求长生久视的不归之路。其次,王重阳认为三教同源,他兼容并蓄,汲取佛教经典的精华,充实和完善了道教的理论宝库。他还为全真道制定了戒律,使蓄发、出家、住庙成为全真道士的行为准则。
三、终南山是中国道教诸多神仙信仰的形成地
道教属于多神信仰的宗教。在道教奉行的教理教义中除了将道作为其核心信仰外,指神仙、学神仙亦是其最基本的信仰。终南山历来都是高道云集、仙人出没的仙山洞天,所以,这里也自然是道教诸多神仙信仰的发源地与形成地。
1、从老子演教到道祖太上老君,再到道教神仙信仰的最高尊神---三清。
老子于楼观授经讲道,留下《道德真经》五千言,不仅奠定了道教思想与理论基础,重要的是藉此逐步完成了后世道教对老子由圣人向道祖太上老君之神化过程,直至形成了道教神仙信仰体系中最高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老子筑台讲经的圣迹也由此成为天下道教祖庭而名闻遐迩。
2、从关令尹喜到楼观派创始人,再到真人、祖师。
春秋时期,有一位道家学者名尹喜,天水人,善习天文和五行。他在周至县就峪乡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就是现在的楼观台。另有一位道家学者、大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老子骑青牛西游入秦,在函谷关与尹喜相逢,二人志趣相投,结伴到楼观,lsquo;紫气东来rsquo;就出于这个典故。老子将平生所学整理为老子一书交给尹喜,不久谢世,葬于就峪(今楼观西陵)。尹喜对《老子》思想作了阐发,写了《关尹子》九篇和《老子内传》等著作。庄子曾评价:尹喜之学以清、静见长,老子著述以虚柔为特质。自此老子、尹喜的道家思想与黄帝学术思想融合成为黄老之学。之后,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创立了著名的楼观道派。关令尹喜也因此被册封为真人,成为道教一代祖师。
3、道教太乙神的信仰
继楼观之后,汉武帝于元封初(公元前110年)因夜闻太乙神之告而于第二年在终南山大和峪口建太乙宫,以祭太乙山神,至光熹元年(189年),始有道士杨谌(chen),住此主宫事,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