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经典道教与儒家_道教经典

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都是中国本土祖先创造的思想经典。 他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思想、社会、哲学。 无论你如何为自己辩解:你不是道教信徒,也不是儒生。 但你的思想、言语、行为却带有古今中外的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印记。

 

道教、儒家思想经典在中国流传了2500多年。 现在他们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道教经典《道德经》已成为继《圣经》之后世界上出版数量最多的书籍。 世界各国纷纷设立“孔子学院”,学习中国儒家思想的热潮高涨。

下面我尝试探讨一下道教和儒教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代表人物

道教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老子——姓李明儿,名伯阳,又名老聃。 茅诗生于公元前570年,生于庚辰二月十五日。 出生地一是河南周口鹿邑,一是安徽濠州涡阳。 据说他直到160多岁才去世。

老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格言创造者之一。 世界上最神秘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被誉为“中国哲学之父”。 他的著作《道德经》被视为道教经典。 老子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又被称为太上老君。

庄子,战国时期宋代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生于公元前335年,卒于公元前275年。 庄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散文作家,也是中国最伟大、最深刻的哲学家、思想家。 距他仅一千四百年,就有一位可以与他相媲美的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东坡。 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道德意志,把老子玄妙玄妙的“道”带到了世间,走进了人们的心中,转化为实体、人生境界。 主要著作有《庄子》。 共三十三章,分内、外、杂三部分。

孔子——名丘,字仲尼。 山东曲阜人。 他出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公元前476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 他比老子小20岁,两人是公元前六世纪的同时代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学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春秋》和引文体散文集《论语》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孔子还是一位教育家,有弟子三千人,其中有圣人七十二人。 孔子被中国后世尊为圣人、万世之师。 1988年,9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声明:“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学习孔子的智慧。孔子尊老子为师,向老子请教”他对老子的评价是:“我所见的老子就像一条龙!”他的学识深奥莫测,志向高远难懂,就像一条随时弯曲和伸展的蛇。 ,如同一条同时变化的巨龙。 老丹是我真正的老师。 孔子听完老子的讲道后说:如腾云驾雾,如潜入海底,如入山林,如入物,天我合一,我即万物,万物皆有。都是自我,心里轻松又快乐。 我赞叹道:好大啊! 真是广阔啊! 真是无边啊! 五十一岁,只知仁义礼仪,殊不知天地如此广阔,空虚啊! 玩得开心,我们再聊聊吧! 我们再来说一下吧!

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今山东省邹县)人。 字轲,字号子语、子车、子矩。 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家大师。 《孟子》作者。

2、道教、儒家的主要经典

主要道教经典有:《道德经》、《庄子》(即南华经)。 此外,还有列子的《中虚经》,即所谓“三经”。 还有“三玄”之说:易经、老子、庄子。

此外,还有“三经”之说:《道德经》、《南华经》、《文史经》。

《道德经》简介:老子所著,共有81章。 第一部分为《道经》,第二部分为《德经》,共五千字。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全世界各国有1000多种译本,是继《圣经》之后流传最广的著作。

《南华经》简介:为庄子所著,共六万五千余字。 分内七章、外十五章、杂章十一章。

《易经》简介:《易经》又称易经。 成书于商末周初左右。 它是我国最古老、最深刻的经典之一。 据说是根据伏羲的言论总结修改的,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 它是中华五千年智慧文化的结晶。 被誉为“群经之首”、“群经之始”。 它是古代帝王之学,也是政治家、军事家、商人的必备技能。 容易——最后一天和下个月都很容易。

《闻势经》简介:《闻势经》又称《无上妙道闻势经》。 其作者为观音子,又名尹喜。 他是春秋时期的人。 本书采用《道德经》的风格,以简洁凝练的方式阐释了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规律。 批判时代弊端,歌颂大道,揭示真理,对于一切众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全书共分九章:一宇宙、宇宙、道。 这两根柱子,支撑着世界。 三极,极者,尊圣。 四符,符、灵、魂。 五功,学者为心。 六把匕首,匕首,食物和形状。 七鼎,鼎,化也。 八个薯片,削片器,东西。 九药,药,杂治也。

主要儒家经典有:《论语》、《春秋》、《孟子》。

《论语》简介: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弟子编撰。 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有二十章。 是一本优秀的语录散文集。 古代有“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之说。

《春秋》简介:是中国较早的编年史,记载了242年春秋时期各国的重大事件。一万八千多字。 是孔子编撰的。

《孟子》简介:是孟子晚年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撰写的。 以叙述为主的引文体较《论语》有明显的发展。 《论语》给人的印象是谆谆告诫,《孟子》给人的印象是雄辩滔滔。 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核心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 “道可以是道,但又不是道;名可以命名,

非常有名”。

能言说的道,不是一成不变的道; 可以叫的名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名字。

1、“道”是宇宙的根本,万物的本源,人类的开始,运动的法则。 “道”是宇宙万物运动的规律。 “道”是正道、常道,是自然、社会、人生的大道。 它是自然明晰、社会繁荣、人性透明的基础。 “道”是天地创造的法则。 即:“道生一,道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美德。 是事物为何如此的道理,所以一切事物、人都离不开德。 德是具体事物所具有的“道”,是万物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道”,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 德代表一种和谐的力量,包容一切而不伤害任何事物。 道是由德来体现的。

3、自然无为。 清静无为是道教重要的行为准则。 无为就是不违背自然、不违背内在规律、顺应潮流。 看似什么都不做,实际上却达到了什么事都做的良好效果。 因此,有道者修行无为,即“无为而行”,从而达到“治愈一切”的效果。 道教也强调无为而治身。

4.高贵与柔和导致安静。 如水,弱而有力,静制动,静而远。 崇尚温柔处事,只有温柔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5、和。 这是和谐。 道教的和谐是真、善、美、乐的统一。 和谐叫做恒,和谐叫做善,和谐叫做美,和谐叫做幸福。

6、天人关系。 (1)压倒性,即人力无法改变天。 (2)无人能毁天,即人类的行为不能因各种欲望而干扰“自然”(自然法则)。 (3)人效法天,顺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的本质。 (四)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天相合,其活动必须符合天地规律。 总而言之,就是自然与人的关系。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就是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之道。 儒家思想有四种道德规范:仁、义、礼、智。 任是一个情人。 正义是评判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准则。 礼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 智慧是指认识、了解、洞察、知识、聪明、智慧等范畴。

儒家的人伦有五种: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别、长幼有序、朋友之信。

儒家的人性论是:人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儒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天”。 它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宇宙论。

4、道家和儒家的主要思想

道教的主要思想:

1、无为而治。 无所事事地夺取世界。 我不要名利,我不要竞争,我不要偷窃。 净化人心。 不自作聪明,不只用肚皮,满足人民群众温饱,增强人民体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保持在这种无知和无欲的天真状态中。 无妄心,无偷盗之欲。 以“无为”治天下,何忧治天下不成!

2、三宝。 第一是仁慈,第二是节俭,第三是仁慈。 即吾不敢为天下第一。 同情心会带来勇气。 慈悲把人当作无辜的人,努力保护人、关心人,所以能产生勇气。 俭则宽;俭则宽;俭则宽。 俭能积能量德,用之无穷,故能致广。 后来,因为不敢为天下第一,所以才能够得到拥戴,被视为万物之主。 三宝之中,以慈心为最重要。 如果用慈心去战斗,那么你就会胜利;如果用慈心去防御,那么你就会强大。 拥有一颗爱心的人会得到上天的帮助和保护。 “三宝”具有生态保护的内涵。 如果人类践行慈善、节俭、谦逊的美德,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杜绝浪费,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生态危机。

3、万物同生。 道生一,道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主宰万物,世间万物都包含着道的本质。

4、我的命运是我的,不属于天地的。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受天地的控制。 批判了“命运观”和“宿命论”。

5、知足的人总是快乐的。 不满意的人就不满意! 懂得知足、懂得何时做足的人,不会有危险,也会幸福。 不然的话,就没有幸福了! 只有内心“知足”,行为才能“知止”。 即克制自己的欲望,制止自己的行为。

6、祸在福后,福在祸背后。 告诉人们,极度的快乐会导致悲伤。 凡事冷静对待,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

7. 没有什么比人类更有灵性了。 天地万物都有灵性,都有“道”的存在,但最聪明、最有灵性的人应该是人类。 同时,人要顺应自然,清心寡欲,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对自然提出无限制的要求。 不能让人类主宰万物,但人类应该爱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保护野生动植物,让万物能够与人类共存,享受无地赋予的生命权利。

8、道无始无终,物有生灭。 大道无始无终,万物有生有死。 有时空,有时满,从不执着于某种不变的形式。 阴极产生阳,阳极产生阴。 盛与衰,物极必反。

9.伟大的独创性与伟大的辩论一样笨拙。 最灵巧的东西却显得很笨拙。 最有辩论能力的人,却心里明白,不加言语,呈现出木讷的样子。 意思是:懂得事物本质的人不一定整天空谈,而整天空谈的人也不一定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它告诫人们不要只看表面,而要深入了解整个事情。

10、上善若水。 最完美、最崇高的品德,如水,利万物而不争!

11、不要说别人的毛病,只找自己的病。 这里的“病”指的是“心病”,指​​的是人们的欲望膨胀、自私自利、道德低下,甚至行为丑陋。 救人先,救君子,先正君子!

12、忠言不美,良言不真。 诚实可信的话语不一定是华丽的,华丽的话语也不一定是诚实可信的。 良药苦口,难吃劝助行。 现实生活中,不要被一些好话所迷惑。

13、知道,不知道,上来; 不知道,知道,有病。 已经知道真相却说自己不知道的人是最聪明的人。 一个根本不知道真相却自以为知道的人,是患有荒唐病,是一个有问题的人。

14、胡伟有病,所以他没病。 圣人不因病而病。 认为这个病是病的人就不会得这个病。 有智慧的人之所以不患这种病,是因为他知道这个病。 如果你知道,你就知道,如果你不知道,你就不知道! 永远不要“知己知彼,知己知彼”(庄子语)

15、了解别人的人是明智的。 认识自己的人就是开悟的。 征服别人的人就是强大的。 战胜自己的人就是强者。

16、治大国如烹小鲜。

17、以柔胜刚,以弱胜强。 世界上没有人不明白这一道理。

儒家思想的主要思想:

(一)、三个纲要。

即君为臣,父为子,夫为妻。 这就是儒家所承认的政治权力、宗族权力、神权、夫权。 国王、父亲和丈夫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2)、武昌。

1.仁慈。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诚实,即真实;二是诚实,即真实;三是诚实。 另一个是清醒,人必须清醒。 大家外出时一定要保持尊严。 一个连自己容貌都不能照顾的人,如何能够教育他人、治理国家呢? 第三是爱。 又曰:能行天下五事(敬、忍、信、敏、利)者,为仁。

2、正义。 指做人的诚信。 这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所秉持的崇高精神。 “君子谓之义,小人谓之利”。

3、礼仪。 包括礼仪、礼仪、礼貌和规章制度。 “克己复礼”,就是人们用“三纲五常”来维持这种“礼”。

4、智慧。 指知、悟、见识、知识、聪明、智慧等,是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范畴和行为规范。

5.信。 指的是为人处事诚实,不欺骗,言行一致。这是智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五常,五行:木为仁,金为义,水为礼,火为智,土为信。

(3)、四端。

也就是四德——慈悲、仁慈。

耻辱之心,是正义之本。

辞之心,礼之根本。

是非心是智慧的根本。

(四)、五德。

即君臣之间有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有区别,兄弟之间有秩序,朋友之间有信任。

(5)适度。

这是儒家道德的最高体现。 第一层含义是中庸之道,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二是审慎主张落实,“坚持到底”。 “抓住两端,用之造福人民”。 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采取两个极端,而应该采用更加客观、稳定的思路来实施。 三是符合社会正常生活,讲道理。 “不偏者谓之中,不易者谓之中。中者,天下正道;中者,天下之则。”

(6)天命。

“天人合一”。 儒家思想赋予天最高的地位,是宇宙一切生命的源泉、道德的基础、生命永恒的归宿。 “天地良心”、“人命与天有关”、“命属西方”等表明天人合一。

又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等表达了命运与天的联系。 。

(七)八德。

它们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孝就是孝敬父母; 兄弟之情就是兄弟之情、兄弟之爱; 忠诚就是尽最大努力做到无私,忠于自己的良心; 守信,就是诚实,心意一致; 礼仪就是礼仪,待人以礼; 正义意味着正义。 事情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去做; 诚信是指清正廉洁; 羞就是知道羞耻,有羞耻之心,做符合良心的事。

(八)善性论。 “人之初,性本善。”

5、道家与儒家,两个家族的异同

道家和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个侧面。 儒家思想属于积极、有为、有信仰的方面; 道教属于沉思、怀疑、惊奇的一面,它使生命笼罩在梦幻般的品质中。 在中国人的灵魂中,往往存在着道家的深思熟虑和可怕的沉默忍耐,对权威的默默服从,对忍受一切痛苦的毅力,坐等外力杀戮而不再反抗。 道教教导人们以柔如水的力量对待外部世界和外部力量。

老子的影响之所以巨大,是因为他填补了孔子理论和常识留下的空白。 就灵魂和智慧而言,老子比孔子更深。 谁让中国人成为哲学家? 不是孔子,是老子! 中国民间思想中广为流传的最佳警句是谁产生的? 不是孔子,是老子!

林语堂说:“官员如孔子,文学诗人如老庄。而那些作家、诗人当了官员,表面上像孔子,骨子里像老庄。”可以说,中国人的灵魂在里面,道家和儒家是交替的,当他成功的时候,他是一个好儒家;当他被困难和失败围困的时候,他是一个道家。

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将道、儒、佛比喻为“三店”。 儒家如粮库,不可攻克。 否则,儒教被打倒了,我们就没有东西吃,没有精神食粮。 佛家是一家百货公司,就像大城市的百货公司一样。 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随时可以去购物。 如果你有钱,你可以买一些然后回来。 如果你没钱,你可以去观光。 但里面的一切都是生活中必需的、不可缺少的。 道教就像一个药房。 如果没有生病,生活中就不需要去关注。 如果你生病了,你必须自动上门。

仔细研究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个朝代在鼎盛时期,在政治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内用黄老,外用儒家”。 也就是说,各个朝代真正实用的领导思想是黄帝之学、老子之学,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 对外宣传、宣传教育所表达的是孔孟思想、儒家文化。 可以比喻为“羊头上卖狗肉”的市场俚语。 换句话说,说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一回事。

所谓黄老学,就是道家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即老子、庄子。 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南华经》的理论可以运用到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各个方面。 对于历史人物的成就乃至个人的修身、修道、修气、立身、处世,都是非常有用的。

道教和儒教在秦汉以前本来就不分,都同属一个“道”字。 “道”字代表了中国的宗教观,也代表了中国的哲学——包括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甚至各种哲学,都包含在“道”字之中。 。 汉唐以后,人们将其分为道教和儒教。

道教——主而生,崇尚幸福生活,这基本上是一种平常心。

儒家——是悟性的主体,主张大觉悟、大觉悟,基本上是一个平常心。

俗话说,道家与儒家最终殊途同归! 同源同根。

对世俗社会的态度:儒家是“入世”。 正所谓“先忧天下之忧”、“天下兴衰匹夫有责”。 道教是“生”的。 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政治虽小,艺术永恒”。

对社会活动的态度:儒家是为了工作; 道教是用来玩的。

在人生哲学方面:儒家崇尚理论,重礼、修身、治国、平天下。 道教反对儒家观点,更喜欢自然和直觉、养生和简单的唯物主义。

儒家思想是积极的,以义为礼,以风俗为目的,讲礼。 但过于尊重现实。 严格来说,这是一个大猜测,很不合理,而且太正确了,太缺乏幻想和想象的成分。 因此,儒家思想是一种都市哲学,是中国思想的经典流派。 毕竟不能完全满足中国人民的需求!

道家讲无为,无为之目的自然。 道教主张回归自然,不信礼教。 道家的本质是场域哲学。 道家哲学是中国思想的浪漫派。 索赔:

1、回归自然,逃离尘世,抵制对自然的掠夺,不满于繁重的儒家文化,蔑视礼仪。

2、崇尚田野风格的生活、文学艺术,崇尚古朴。

3、代表奇幻世界,增添了“开天辟地”的童趣和朴素神话。

儒家思想以人为本。 即以人为本,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通过政治或教育来改造人类社会。 这永远行不通! 儒家思想强调教育必须普及,让每个人都能接受适当的、良好的教育。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把儒家思想贯彻到底,往往会让大家感到非常沉重和疲惫。

道教超越人性。 他认为,以人为本来思考人类问题最终是徒劳的。 最好换个角度,那就是超越人性。 也就是说,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造物。 认为法律制定得越多,违法的人就越多。 相反,如果没有法律法规,自然就不存在违法问题。 同样,真、善、美的标准确立后,非真、善、美就会出现。 如果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快乐、舒适,而不必做善事。 人所要做的就是活下去。 只有超越人性的道家思想才能真正解决世俗问题。 但这个想法太天真了。

关于生死观念:世俗观念是道教提倡追求长生不老。 这是错误的观点。

道教——追求“乐生”,即生活幸福,生活无忧无虑。

不喜欢生,也不讨厌死。 那就是尊重生者,而不是憎恨死亡。

生不足为喜,死不足为悲。

生于道,死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