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不讲因果和来世 因果和来世来自佛教 道教只讲传承和现世

道教不讲因果和来世 因果和来世来自佛教 道教只讲传承和现世

因果是佛教的基本法则,主张今生的善恶行为会在来世造成善恶果报来反省自己。 佛教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等修行,都是基于深刻的因果信仰,但与宿命论不同。

《涅槃经舍利第一》:“善恶果报相随如影,三生因果不失。” (这句话和道家太上影响篇里的一句话大体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两者妙不可言,细微差别!)

因果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有因,也可以有果,没有绝对的因或果。

佛教把因果视为世界的发动机,驱动着万物的运行。

因果关系最简单的解释是事件的原因和后果。 按照佛教的说法,你今天遇到的一切,其实都是你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无论是前世还是来世。

而命运,就是因果的纽带。

你种下的种子是因,天上的雨水是因,自然生根发芽是果。

就像佛教故事一样

从前,有一位书生,与未婚妻约好某年某月的某日结婚。 那天,未婚妻嫁给了别人。 书生大惊,病了。

这时,一位来访的和尚路过,从怀里掏出一面镜子给书生看。 学者看到了浩瀚的大海和一名被谋杀的妇女赤身裸体地躺在海滩上。 一个人路过,看了一眼,摇了摇头,就走了。 另一个人路过,看了一眼,给女人盖上外套,就走了。 另一个人路过,挖了一个洞,小心翼翼地将尸体掩埋……

书生对此很不解,僧人就解释说,女尸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二个路过并送给她一件衣服的人。 她这一生爱上你,就是为了回报你的爱。 但她这辈子最终想要报答的人,却是埋葬她的人,而那个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

虽然我也认同因果和命运,但我不认同这个故事。 相反,我认为这是荒谬的。 这个概念实在是荒谬。

来世理论也是基于因果关系的。 根据佛教的轮回论,人死后会转世,所以转世的世界被称为“来世”。

而你前世造下的因,也会在来世报到给你!

你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来世也是佛教的修行概念。

我个人觉得佛教的来世是一种善恶和觉悟的理论。

勉励今生多行善事,来世造福。 今生若作恶,来世必遭报应。

这是为了鼓励人们有善良和良好的意愿。 (当然,这些圣狗、假慈悲、恶命必须消灭!)

至于开悟论,就是说,今生没有开悟,来世就会开悟,最终有一天会“开悟”。

这是学佛人的追求。 追求就是动力,动力就是人生的意义。

道家故事典故_道家故事传说莲蓬鬼话_道家故事

道教不讲因果和来世,而讲责任和今生。

《道德经》云:“积善业者,必有福;积恶业者,必有祸患”。

承担责任的人是前人和子孙。 即“前人植树,后人乘荫;前人作乱,后人受苦;前人行善,后人福祉;今人作恶,后人遭祸”。 ”

这就像在沙漠里种树一样。 虽然我们这一代还没有享受到森林,但后代可以。

亦如古时的大臣。 一旦发生灾难,家人就会受到牵连。

这句话也和中国人的孝道一样,父爱子,子爱父。 如果父亲要伤害儿子,儿子怎么能爱父亲呢?

道家的责任论和佛教的因果论有些相似,但也有不同!

道家云:天道有轮回,善恶各有其责。

《太平经》云:“三行并存,万物之修谓之富。富与欲并,欲与恶并,恶与淫乱并,淫与狡并,狡与害并。”如果不继续下去,就会导致混乱和失败。如果失败不停止,就无法完成。” 推理复杂,因考察回归本源,故名“承”。

意思是天、地、人三系并存,财气修成。 欲望太多,就会生起贪欲,并且变得不可逆转。 只有当财富耗尽,才会回归虚无的本源。

借用一句话,“直到失去才后悔!”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所以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从上到下想清楚,考虑事物所要承担的责任,考虑自己的能力,以及外界事物赋予的能力。

如果一步不够,就先数三步。 这三个步骤都错了,但这还不够!

不是每个人都是错的,必须学会改变!

《太平经》也云:“继承者为前,消极者为后。继承者,谓先祖行事怀天心,无小过失。”知道了。日积月累,日积月累,汇聚成许多,将来就会诞生。” 无辜之人因过失而被贬,祸患不断。 失败的人,都是被祖先背叛的人。”

今天的人们要承受祖先的善行和恶行的后果; 他们承担着我们祖先的善行和恶行给子孙后代带来的后果。

道家故事典故_道家故事传说莲蓬鬼话_道家故事

道家又说:天有赏威,报应如影随形。

《太平经》云:“善者自昌,恶者自病,吉凶皆从身”。

吉凶、生死,都是人的善恶果报。

一切事情都是自己造成的,包括无心的和有意的! 修养自己的德行,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修行。 德不够,就如娶妻而不娶贤。

《老子·香儿笔记》云:“道立生以赏善,立死以胁恶。行善则道从,行恶则害随之”。

这就是道家的天道轮回和报应!

所以老子说:“天广阔,疏而不漏。”

《太上感应篇》云:“祸福无道,唯人自称。善恶之报相随如影。”

灾难和幸福都不是命中注定的,都是人自己造成的。 善恶的报应始终如影随形,你将按照你的决定成就善恶!

道家故事传说莲蓬鬼话_道家故事_道家故事典故

至于现在的道教生活,就是修自己的德,对“道”的领悟。

道家注重修道今生,希望今生能够修道成仙,而不是留到来世。

因为道家的世界观和科学观有些相似,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写的,道家认为“万物皆一能量”,科学也说宇宙是由量子粒子组成的。

道教认为人死后会回归道。 只有悟道,才能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科学认为,人死后意识会消散,身体会解体为“物质”回归自然,构成人体的量子不会消失而是会重新组合。

道教继承了道家思想,因此认为人的生命是由“气”组成的。 如果一个人的“气”散了,它会通过天地生命通道与其他分散的“气”重新结合,成为新的团聚。 ,即一种新的生命形式。

大致的意思是,来世你不再是你完整的生命,相当于一个新的生命,所以来世是不可靠的,因为你不再是你自己了。

道教的一些流派继承了道家“大同”的思想,认为宇宙万物一体。 不仅生命与宇宙合一,所有生命也合一。

《庄子》中的“蝴蝶化”,就是人与蝴蝶的共同化!

《道家易经》:说不同物种的成分可以相互变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也可以相互变化。 人的生命失去后,即灵魂消散后,不一定会成为另一个人的生命成分。 它可能转化为其他动物的灵魂成分,也可能转化为土、木、金、石的灵魂成分。 所以,有些土、木、金、石也与人性有关。

有些道家认为,这个生命体中还含有你的种子成分,它不会自行完全消失,但它已经不再是你了,只是融入了你的一小部分“气”。

因此,道家的一些流派认为,每个人出生后,他并不是唯一继承的生命,而是人的生命是组合的延续。

这句话是不是很科学呢? 再次与现代科学理念联系在一起!

由于道教注重今生和责任,所以道教常常告诫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行善莫忧前程”。

道家故事典故_道家故事_道家故事传说莲蓬鬼话

是不是很混乱? 我也这么认为。 无论如何,它可能与上面的意思相同。 (个人理解和说法,请勿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