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立教十五论才对道教出家有了更深的理解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读了立教十五论才对道教出家有了更深的理解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基于一些特殊的时代原因,以及道教本身尚“隐”的宗教义理,大众对道教和道人的了解其实并不多。即便偶有一些认知,也总是和艺术作品中的宣传有很大关联。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道人和他们所行持的宗教生活,始终怀着一份好奇心思。尤其在面对全真派道人的时候,每当听说道士出家,人们总是会在主观上把道教之“出家”与其他宗教的“出家”等同起来。这其实是对道教出家的最大误解。

全真道人出家一说,可溯源于全真教的开山祖师重阳真人,及其传世之《重阳立教十五论》(以下简称《十五论》)。此《十五论》,可看作是重阳祖师创立与管理全真教的中心主旨,其详细讲说了全真道人的言行规诫,是了解全真道不可不读的经典。尽管祖师经典本立足于全真道人的基本概况,但文中字字珠玑、句句玄妙,所阐述的修道门径是值得所有道参学和行持的。而《十五论》的开篇第一论,就写到了“出家”二字:

“凡出家者,先须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气神和畅,入真道矣!凡有动作,不可过劳,过劳则损气;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须要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此是住庵(安)之法。”

这里的意思是说,凡是入道而出家之人,第一件事便是要“投庵”。庵,本是一个可以寄居的房屋而已。当因为有了茅庵可以避风挡雨,不再因为饥寒冷热而经受身体上的磨难,那么心性也才能够渐渐安止。身上无事,心中无忧,精炁神三者具足,且气脉通畅而神智清明,此时便是参玄悟道之机。

   道教之中,动以养身、静以炼神,不论是动还是静,都是修行的法门,所以样样皆要修持。但同时要明白一点,动静之事唯有不偏不倚而取中和之态,才可以外养真形、内炼真性。若是动作过度以至劳损,则会败坏身体的气血;若是长久为静而不动不摇,又会导致气血凝滞。所以,修行之妙在于“得中”二字。道祖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可以使人明心见性的“常道”,便是从“得中”之事上参悟而来。能够守得住中和常道,便可以安分自己的身和心。身无纵享且心无贪图,即便是居住在茅草庵中,也可以一心只念修行事。能做到这一点,方是道教中所称为的出家修行人。

祖师慈悲,《十五论》开篇第一论虽名“论住庵”,却是为后人点明了修行的基调。在此论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逻辑体系:

1、凡是想要出家修道者,必须要先投庵。

2、投庵的目的,是要让身体能够有所依倚,进而使“心渐得安”。身心都能安定时,身中气神才会更加和畅。能做到这一步,便是入了修道的门路。

3、此时,要警惕修行中容易出现的两点偏颇现象。一是过度劳心劳形,二是过于求静求止,这二者都是偏执与极端的表现,不是修行人应该做的事情。

4、修行之重点,在于明白“动静得其中”。能够守“中”、守“常”,便是明白了住庵时的修行法。此“出家”才是真出家,此修行才是为真修行。

再把这四点内容简化成为几个关键词,可解读为:出家、投庵、守常。而一个“舍”字,则是横贯出家修行的中心字眼。由此,也就引出了道教之“出家”的真意义。

世人对其他宗教中的出家概念比较熟悉,大抵以离开父母妻儿,以独身、素食的方式到道场里面去清修,隔断红尘的纷纷扰扰以求方外的大清静,是为“出家”。从这层理解上看,道教所言之“出家”,似乎蕴含着同样的道理和修持的法则。唯先有超越尘世烦杂的勇决之心,才能得方外修行的真逍遥。这是对红尘物质的舍离。此“家”,借指外在事物对修行的干扰和阻挠。

   于此,还需要明白一点,道教虽然有“出家”的概念,但并不鼓励所有人都抛弃家人而皈入玄门修真。真正能披上一身青纱修行的人,都有各自的因缘,肩上承担的责任更多,一路走来所遇到的魔障也更大。隐世修行的道人是令人敬佩的,但若能以终身的力量去完成自己在人间的责任,这等修持也是令人赞叹的。出家与在家,只不过是修行方式上的不同,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对比。比选择什么方式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做到纵然沉于世相却心内终无尘染?

所以,真正的出离,是心意上“舍”,并通过修行而达到心念上的“安”。此为“家”的第二层借指,即我们要舍离的是心的贪恋。所有对修行产生干扰的外在因素,最终都是因为本心尚不能安宁,所以才会让身心都在爱河欲海中随波逐浪。因此,祖师告诫说,“身有依倚,心渐得安。气神和畅,入真道矣。”道教讲的“出家”,不是对红尘世界的逃离,而是为了寻求身与心上的内外得安。

至此,也就明白祖师提出“住庵”之说的深远意义。

   在另一版本《十五论》中,最后一句“此是住庵之法”写作“住安之法”。祖师用意深远,以庵来栖身,以安来止心。身心皆能守住真常中和,虽曰出了世俗之家,却是回归于自然大道之家。此才是道教修行中的真奥义。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