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茶思想

“性”之“道”及其茶文化内涵

 

道家自然观一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和观念的源泉。 道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永恒的追求深深地渗透在其自然观中。 这对茶文化意味着什么? 翻开茶文化史的第一页,我们可以知道,茶最早的发现和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能解之”。 如果我们仅仅把这当作一个传说而错误地把它放在一边,那就太草率了。 事实上,一切神话传说都深深地烙印着人类实践劳动的痕迹,从而成为人类文化的基因。 这是所有起始文化形式的秘密。 要知道,上述传说茶的始祖其实是道教中受太上老君启发的弟子。 《太上老君开天经》云:“神农氏时,老君下凡为师,称大成子,着有《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把它们和人一起播种,然后吃掉它们。以取代动物的生命。” 无论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如何,它都与道家的精神及其自然观极为一致。 从道家的观点来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合一; 人类的生存必须顺其自然,利用事物的自然属性。 这大概就是后来道教充分挖掘人类的自然潜力——气功,探索事物本质的原因。 自然潜能——炼金术的最初理念和内在原因!

当然,这也决定了他们一定会尝试数百种药物,并且他们将是第一个发现茶的药用功能的人。

其实,我们不需要只看神话传说。 历史本身告诉我们,道教与茶的关系比佛教、儒家的关系更为悠久。 事实上,中国茶文化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汉代至晋南北朝。 这是中国文人沉醉于老、壮思想的时代,喝茶也成为文人的生活习惯。 《通岳》云:“煮茶净器,舞阳买茶”。 这是饮茶习俗的历史证据。 《三国·武志·魏妖传》也有以茶代酒的记载,而金章华的《博物志》也有“饮真茶使人不困”的说法。 但关于道教与茶文化的关系,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陶弘景的《杂录》中的“茗茶轻身改骨,西丹丘子黄君服之”。 其实,汉代《神医记》中就有丹丘子饮茶的记载:余姚人于洪,上山采茶。 遇见一位道士,牵着三头青牛,引洪水来到瀑布山,说道:“到了丹丘子。 听说你善于饮酒,总想着看到好处。 山里有一大片茶。我可以给你,祈祷你的儿子有一天能在瓯城有一个住的地方。” 又乞留后。”因礼。 后来,他常送家人入山,受大茶。

丹丘子是汉代的“仙人”,是茶文化中最早的道教人物。 这个故事可能并不完全可信,但仍然有真实的成分。 陆羽在《茶经八题》中关于余姚瀑布泉的说法,就是明证:余姚县产瀑布泉,日照不朽,大者不同。 这里所说的余姚瀑布,其实与《神医记》中的余姚瀑布山是一致的。 历史上的余姚瀑布山确实是一座产茶名山。 因此,《大明》和《显明》的记载也是完全一致的。 这些记载中的“茶”、“茗”,就是今天的茶。 更令人惊奇的是,早在晋代,郭璞在注释《尔雅》时就解释道:(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名曰“苦茶”。蜀人所为。 所谓“蜀人”的记载,可视为古巴蜀地区最早萌芽的饮茶习俗。 巧合的是,这里也是道教真正的发源地; 其形成时间也是在汉代。 当时,张陵以老子为首,创立了“五配米派”。 此后,道教在理论和组织形式上逐渐完善。 上至帝王官员,下至平民百姓,社会各阶层普遍对其感兴趣,且历久不衰,影响至今。 大多数宗教鼓励人们追求死后的天堂生活,从而冷漠地对待生命及其社会现实。 而道教却极其热爱生命,直接否定死亡。 它认为时间转瞬即逝,人命难得。 只有尽快修成仙,才能享受永恒的幸福和神灵的幸福。 道教的这一内涵特征所体现的就是重视生命、享受世间。 这也是古人相信长生不老的原因。

显然,陶弘景所说的“苦茶轻身改骨”,以及西汉胡居士在《食忌》中所说的:“苦茶,久食会长生不老”,都是如此。与道教的成仙、成仙观念有关。 这是有内在联系的,丹丘子是直接指导樵夫如何泡好茶的仙人。 可见道家对茶这一自然之物的认识很深,并将其与追求永恒的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 不可否认,让茶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道教的第一个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