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心斋”?南华祖师教你吃素的秘籍!

如何“心斋”?南华祖师教你吃素的秘籍!

  《南华真经·人间世》中记录有这样一个故事:卫国国君是独断专横的人,颜回希望能说服他成为一位仁君,于是他向老师孔子请教如何游说卫国国君。孔子先询问颜回自己的打算,颜回说他要持斋。然而,孔子并不认为斋只是祭祀时的节制,而是更加注重修行者内心的虔诚与专注。一位真正的道德实践者,可以实现心斋的状态。颜回好奇地问什么是心斋,孔子回答说:

“当一种志向已定,不是通过耳朵去倾听,而是通过心灵在倾听,不是通过心灵倾听,而是通过气息实现。听觉止于耳,心灵聚焦于图符。而气息是空灵的,等待着事物的不断塑造。道在于凝聚空灵的内心状态,虚而待物,这就是心斋。”

有一种观点认为,心斋所追求的是一种彻悟宇宙本质的境界,超越了功名利禄、善恶利害的迷惑,使得心境纯净澄澈,达到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处。

追求善美而非恶丑,是道教修行的重要方向之一。修行者通过持素来克服身体上的生理抵抗,通过心斋来克服心理和精神上的抵抗。在道教心性学中认为,道要追求单纯,单纯避免烦杂,烦杂会导致扰动和忧愁,而忧愁则无法获得拯救。也就是说,人们在追求过程中容易被种种多而烦杂的心境所干扰,从而导致忧愁的产生,如果不及时化解,就会找不到出路而陷入危险的境地。 宋代文人苏轼在《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之二中写道:“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这句话揭示了心斋的真正涵义和必要性,心斋不是一种简单的追求,而是需要正襟危坐去修持的法门。 从孔子的回答中可以推出“心斋”的概念和实现的途径。孔子提出,心斋是虚,虚是合道的表现状态。这里所谓“虚”指的是心境空灵,以应对万物。晋代学者郭象的注解中指出:“一旦心境空灵,就能使至道贯穿心灵。”只有做到心境空灵,才能把至道融入心灵。要做到心境空灵,肇因于“听之以气”。这句话指出,要通过听觉,使气息平静,从而达到空灵的境界,这就是逐渐实现“心斋”的方法。理解“心斋”的真正难点在于这句话的内容。苏东坡对南华祖师的话进行了逐句分析: 首先,祖师提到“若一志”,“若”指的是个人的意愿和念头。孔子通过对颜回的谈话指出,你必须要保持一个清晰的意念,不受任何杂念的干扰,目的是达到心境空灵的状态。如果杂念缠绕不休,心境就会充斥着各种思维,无法实现虚的境界。因此,要实现心境虚,首先要通过“一志”清除杂念,最终留下清静的意念。 其次,“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指的是不需要。当已经达到了清静一念的状态时,就需要转变到“听”的修行。这里的“听”并不是真的用耳朵来听,也不是涉及各种杂音(如前所述,所有杂音都已经被清除)。相反,这里是借用耳朵来表达用心聆听自己的状态和境界,去探索自身的道路。换句话说,要聆听“天籁之音”(PS:南华祖师所说的天籁、地籁和人籁,分别指什么呢?) 总之,实现“心斋”的难点在于要清除杂念,保持清静一念,并通过心灵之耳去深度聆听自身的状态,探究自身的内在道路。这是一种深入修行的方法,需要长期的净化与塑造。在实践“心斋”的过程中,需要找到具有指导意义的法门,主动地去合道。南华祖师说:“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里的“气”指的是事物运行的源动力和根本规律。通过“听之以气”,可以听到客观存在的运转方式,而非仅凭主观意识感知事物。真正的虚怀若谷,应变自如,不需要带有主观判断,而是随着外界事物的变化而给予适当的回应。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符合道教圣人的标准,达到“常应常静,常清静矣”的修行目标。 道教的修行包括应物和真常两个词,应物指的是基于事物的客观规律来回应,真常则是指在面对各种事物时要保持真实不变的本性。尽管外在客观环境在不断变化,但只有以虚空净明的真心来应对,才能够虚实相待,在修行的道路上实现心境空灵、常应常静、常清静矣的状态。孔子让颜回保持心斋,是因为他想让他从自己的执念中解脱出来,回归到大道的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实现互不相伤的境界。南华真人用雕刻故事进一步阐述这个观点,揭示出唯有身心如一,忘却外在干扰,才能以应物的心态去做应物的事情。南华真人在《逍遥游》中总结流程,即“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只有真正做到八风不动,才能在修行道路上安坐紫金莲。 清朝赵翼的《岁暮杂诗》中写道:“身退敢谈天下事,心斋惟对古人书。”这里的心斋不仅是皈依道经师宝的态度,更是修行者应该坚守的真谛。因此,今天,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修行是否够得心斋,能否超脱执念,回归到大道的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实现互不伤害的心境。